健康管理师学习:第三章第2节预防医学基础知识有那些考试内容?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应用流行病学原理、卫生统计学方法、实验技术,研究环境中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因素和机体的心理、行为因素对人群健康(疾病、伤害)影响的规律,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临床医学是以个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病人的症状、体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资料,对病人进行各种治疗和处理(包括心理治疗),并在临床实践中,贯彻预防医学思想,结合病人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考虑疾病的防治措施。而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从疾病防治角度来看,预防医学的实践早于临床。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的目标都是促进和保持健康,预防疾病。预防医学属于学科范畴,而公共卫生更强调实践。按照Winslow(1920)的定义,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区活动来预防人类疾病、延长生命、促进心理和躯体健康,并使其能发挥更大潜能的科学和艺术。其工作范围包括环境卫生,传染病控制,健康教育,组织医护人员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建社会体制,确保人人都享有并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健康地出生、生长、长寿:
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注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增加投入、健全体系;改革体制、整合资源;城乡统筹、重在农村。
一、我国卫生保健的原则和措施
(一)我国卫生工作方针
关心广大群众的健康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早在1933年毛泽东主席在《长岗乡调查》一文中就指出,“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新中国成立后,在1950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1952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了“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的号召,在全国开展了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普及了卫生科学知识。同年在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总结了我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又提出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原则,从而构成了我国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在1996年底由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就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一方针的核心就是,卫生工作要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党和国家对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卫生工作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1.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薄弱、比较落后。只有切实做好农村卫生工作,才能使我国卫生状况整体上有一个大的改观。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努力,三级卫生保健网在广大农村有了一定基础,乡村医生队伍已有一定规模,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农村人口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从全国情况来看,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基础薄弱的状况仍无根本改变,一部分农民因贫困看不起病,一部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疾病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制约因素。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和人民健康水平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需要认真对待,给予重视。
做好农村卫生工作、保护和增进农民健康,是各级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卫生工作对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应把扶贫开发和卫生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关键是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深得民心,这是长期经验的总结,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农民的愿望。
2.以预防保健工作为主
预防为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就已消灭了天花,比全球消灭天花提前了十几年。20世纪90年代又消灭了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由于成功地实施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我国数亿儿童的健康得到不同程度的保障。这些都是坚持预防为主方针的结果。但是过去已经消灭或控制的传染病、地方病,在一些地方又死灰复燃,甚至蔓延起来,还新出现了一些危害很大的传染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预防保健费用低、效果好,应坚持把预防保健摆在卫生工作的优先地位,继续加强预防为主的意识,认真落实各项预防保健措施。
3.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
党和政府历来既重视现代医学,又重视我国传统医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经过我国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辛勤工作,我国中医药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各级党和政府应继续加强对中医药事业的领导,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更好地保护和促进人民的健康。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医疗卫生是科技密集型行业。防治疾病、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都离不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医学人才的培养。应集中力量在关键性应用研究、基础性研究、高科技研究方面攻关、力求有所突破。应重视科技成果的普及,尤其在基层和农村推广适宜科技成果,以促进我国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水平的提高。
要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医学教育,建立、完善培养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作用的机制,建设一支适应我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多层次、结构合理的卫生专业技术队伍。
5.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动员全社会参与。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对危害自身健康因素的认识逐步加深,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很多,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单靠卫生部门是不够的,要在全社会树立“大卫生”的观念,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提高人民卫生知识和健康水平,继续把“创建卫生城市”、普及“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农村改水、改厕等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积极推进。在群众中继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健康和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卫生事业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应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
(二)我国卫生保健工作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已具规模,培养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医药卫生专家,全国城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网络,使广大群众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部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已经得到控制或基本消灭,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例如,婴儿死亡率由建国初期的20%下降到2004年的15%,孕产妇死亡率由1500/10万降到2001年的50/10万,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由35岁提高到2002年的70岁,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居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有一半以上的县达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的低限标准。随着卫生知识普及,人民群众对健康问题的重视达到新的高度,保健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日益提高。全社会对增进人民健康、发展卫生事业逐步取得共识,认识到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实现国富民强的重要保证。
(三)新时期卫生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21世纪将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加快发展、生命科学取得重大进展、人类健康素质迅速提高的时代。今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协调发展,卫生工作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增进国民健康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明显提高,在全国绝大多数人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后,人民群众对健康问题的重视达到新的高度,健康的价值及其意义也越来越被广大群众和全社会所认识,保健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日益提高。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实现国富民强的重要保证。当一个人享有健康的时候,往往不体会它的价值,而一旦失去,就感到它特别珍贵。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也同样如此。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控制、消除疾病及不健康的因素,为全社会提供—个卫生、健康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党和政府把卫生发展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国力进一步加强,为卫生事业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加快,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了改变,医学模式和健康观的转变,经济体制的变革,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疾病相关因素日趋复杂,包括环境、生物因素,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等因素,都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一些急、慢性传染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新出现和重新出现的传染病、以及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又成为群众健康的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经受着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负担,防病治病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另外,一些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多年来卫生投入不足。目前我国卫生总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仅5%,且其中政府和社会支出部分的比例从1980年的36.2%和42.6%下降到2003年的17.0%和27.2%,而个人支出部分的比例却从1980年的21.2%增加到2003年的55.8%;城市的医疗与预防机构分裂,一、二、三级医院分工不明,在三级医院就诊的人数大大超过二级医院、在二级医院就诊的人数又超过一级医院,大量基层卫生资源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和极大浪费,而人民的卫生服务需要却得不到满足。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亟需改革。
二、分级预防的概念
据公元前的《黄帝内经》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现代医学通过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使每个人都能适应其环境,成为身心健康、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成员,或通过对患病者的治疗和康复,使其重新适应环境。
狭义的预防是指预防疾病的发生。广义的预防是指分级预防,根据机体处于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一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
预防疾病的发生,属于病因预防。在疾病自然史的易感期,改变机体的易感性,减少或阻断易感机体的暴露。是针对致病因素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针对环境和针对机体的措施。
1.针对环境的预防措施
(1)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保护大气、水源、土壤、农作物、食品等,减少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
(2)在生产中,采用危害较小的原材料、改革生产工艺、改造生产设备,尽可能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管道化生产,加强通风排气,生产性废气、废水、废渣需经过处理,合格后才能排放。
(3)开展健康教育,使广大群众了解各种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自己起来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
(4)制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卫生标准,加强法制管理。
2.针对机体的预防措施
机体的状态对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应注意讲究卫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对传染病的免疫水平。
(2)禁止近亲结婚,做好婚前、产前咨询,由咨询医师对咨询对象的婚育计划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供其选择,预防遗传疾病的发生。
(3)做好孕产妇和婴幼儿保健。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禁烟、限酒、合理安排饮食、经常体育锻炼、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
(5)慎重对待医疗措施和药物,预防医源性疾病的危害。
(二)二级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
临床前期预防。在亚临床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三“早”),防止疾病进展。早期发现疾病的方法包括人群筛检、定期体检、专科门诊等。适合在人群中进行筛检的疾病应该是危害较大的社会问题,自然史清楚,有适宜的筛检方法,安全、简便、敏感、特异、易为群众接受,筛检阳性者有适宜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措施,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三)三级预防(tertiaryprevention)
临床预防。在疾病的临床期,通过治疗和康复,减少病人的痛苦,减轻病情和致残程度,恢复有效功能,防止并发症、残疾、死亡,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四)初始预防(primordialprevention)
是指针对疾病危险因素所采取的措施,预防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如防止发生高血清胆固醇(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机会。
三、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一)基本策略
预防保健是国家对公民实施的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综合性措施。每个卫生工作者都有义务为实施这些措施而奋斗。“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之一。广大卫生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预防为主"是必须长期坚持的策略,在制定预防保健策略和实施预防保健措施时,卫生部门必须与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和协作,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培训各级卫生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和利用卫生资源,保证预防保健策略和措施的逐步实施。
影响人类健康有4大因素,即①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以及社会因素;②机体生物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免疫等因素;③生活方式、行为、心理因素,包括吸烟、酗酒、滥用药物、不健康的性行为等;④卫生服务因素。这些因素又受到自然资源、生态平衡、人口数量和素质、居民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除了一些具体的预防保健措施外,实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是我国预防保健工作的基本策略。
1.计划生育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自20世纪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出生率明显下降,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人口增长的绝对数仍然十分可观。人口增加过多、过快对土地、能源及其他资源和粮食的分配、使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带来很大的困难,也使卫生资源无法承受,因此,为了保证“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计划生育。
2.环境保护
环境与健康密不可分。人类不仅要适应环境,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也在改变环境,特别是固体燃料的消耗增加,生态受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地表面紫外线辐射增加,酸雨增加,农药污染,噪声,水源污染等,都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居住条件、生存和健康。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必须保护环境,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条件。
(二)疾病监测
预防和控制疾病有两大策略,即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及疾病监测。根据疾病监测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疾病预防策略和措施,这种策略和措施是否得当,又需通过疾病监测予以评价,如果得当,继续实施,如果不当,进行修改,修改后再通过疾病监测重新予以评价,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使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不断完善。无论是疾病监测或预防控制疾病的策略和措施的评价,都需应用流行病学原理。
所谓疾病监测(surveillanceofdiseases)是指通过系统、持续地收集、整理、分析、评价疾病和死亡报告及其他有关信息,连续监视疾病的分布和趋势,并及时将这些资料报告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并分发给有关人员,以指导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从而达到控制或消灭可预防疾病的目的。疾病监测的资料对计划、实施和评价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疾病监测包括三部分,即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和应答。
疾病监测的任务包括:①对人群中疾病的爆发、疾病的发生、现患、死亡、及其分布进行长期的监测,收集医院、诊所等来源的病人登记、病例报告;②对疾病暴发地区进行调查;③调查个体病例,特别是新来的人、不常见的疾病;④调查医院、诊所、居民委员会漏报的病例;⑤死亡登记、死因调查;⑥分离、鉴定致病因子;⑦评价生物制品、药物、以及其他措施对防治疾病的效果;⑧研究人群抵抗疾病的免疫情况;⑨收集有关环境、社会因素的资料;⑩研究人口统计数字,以及与公共卫生组织有关的信息。
传统的检疫只是被动地防止疾病的传入,而现代的疾病监测却是主动地阻止疾病传播。
现代疾病监测(所谓的第二代监测)包括对传染病、非传染病,以及引起疾病爆发和传播的危险因素,包括行为因素的监测,即所谓公共卫生监测。
(三)加强三级卫生保健服务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为全人群提供以医院为基础的卫生保健服务是不现实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城乡三级卫生保健网,使居民能就近得到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城市的市、区、街道三级卫生保健网和农村的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在我国卫生保健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加强基层卫生保健服务
初级(基层)卫生保健是居民需要时首先接触的卫生保健服务,虽然各级卫生保健机构的卫生保健人员都有责任提供这种服务,但主要应由初级卫生保健人员承担,他们是居民健康问题的“守门员”,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做好了,社区居民就都可在工作场所和生活中保持健康,能用更有效的办法预防控制疾病,享受基本卫生保健服务,避免或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我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对保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农民基本卫生保健的最佳途径,必须大力发展。
(五)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的健康的过程(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渥太华宣言》,1986)是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生态学支持的综合体(LawrenceWGrenn)。它通过教育和以社区为基础的项目、预防性服务及健康保护,促进体力活动、健身、控制吸烟、酗酒、药物滥用、计划生育、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减少冠心病、脑卒中、癌症和糖尿病、减少HIV/AIDS、性病、其他传染病,做好精神卫生,增加儿童免疫预防接种率,消除暴力和虐待行为,防止意外伤害、保障职业安全和卫生、环境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和卫生、口腔卫生等。健康促进强调创造支持性环境、激发领导者的政治意愿、促进群众积极参与、寻求社会的全面支持、政府的承诺、政策、法规和组织。健康促进涉及整个人群的健康和生活的各个层面,而非仅限于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直接作用于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包括社会行为、生态环境、生物因素和卫生服务。健康促进运用多学科、多部门、多手段来增进群众的健康,包括传播、教育、立法、财政、组织改变、社区开发以及当地群众自发维护自己健康的活动。
健康促进的内涵包括:①健康促进工作的主体不仅仅是卫生部门,而是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部门;②健康促进强调个体、家庭、社区和各种群体有组织的积极参与;③必须促进社会公平与平等,需要组织机构的改变和社会变革;④健康促进建立在大众健康生态基础上,强调健康、环境、发展三者的整合。
健康促进的5项主要策略(行动)是:①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政策倡导);②创造支持性环境(发展大的联盟和社会支持体系);③强化社区行动;④发展个人技能(给群众以正确的观念、知识和技能);⑤调整卫生服务方向。(WHO《行动起来,发展中国家的健康促进》,1989)
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民性教育活动,通过适宜的手段,有计划的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人们对健康问题的知晓率、认识、态度,鼓励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进行健康教育的原则是:①科学性;②群众性;③针对性;④艺术性。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