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热在三伏”。令人“汗颜”的三伏天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莫贪凉,防中暑
三伏天天气炎热,大家都愿意待在空调房里。但是,长期待在空调房里,身体调节能力容易失调,出现各种不适。因此,应当少开空调,有孩子、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呼吸道疾病老人的家庭更需要注意。开空调时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避免空调直接吹身体。
一般来说,上午十点到下午三四点,紫外线指数最高,容易中暑。最好避开中午出门,减少中暑的几率,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饮食清淡
夏季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应清淡营养为宜。适当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及鱼、虾、瘦肉、豆制品等,对增强体质、提高对暑热的适应能力有帮助。忌贪凉多吃生冷食物,以免伤到脾胃。
在伏天里应多吃苦味食物,如苦菊、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萝卜叶等。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因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是夏季天然养生品。
低调运动
夏季锻炼应避开高温时段,以防中暑。而且,虽然俗语说“夏练三伏”,但是这种锻炼方法对普通人并不提倡,特别是老年人,或长时间生活于适宜温度环境的人,这些人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较低。
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需要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如游泳、散步、打太极等。
晚睡早起
虽说是“晚睡”,但也不要超过11点。早上六七点起床较好。为了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可以午睡补觉。健康的午睡以30-60分钟为宜。
平稳情绪
很多人到三伏天就会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心烦、焦躁、易怒、脾气暴躁、心烦失眠。夏季气温高,易使人烦躁、怠倦。要保持心情舒畅,多安心静养,不要遇到一些小事就急躁,可以闭上双眼深呼吸,以缓解自己不安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