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仅是构成肌肉、肝脏、脾脏、骨髓等重要组织器官的成分,还参与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与体内氧气运输关系密切。同时,铁还参与了体内多种酶的构成。人体内约2/3的铁储存在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中,一旦缺乏会造成体内贮存的铁逐渐耗竭,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导致缺铁性贫血。人体严重缺铁时,可能令某些疾病发病风险升高。
我国第四次营养调查结果显示,贫血患病率达20.1%,其中一半为缺铁性贫血。近日,德国汉堡大学心脏和血管中心学者研究发现,大部分中年人缺铁,这会给“心健康”埋下巨大隐患。研究观察了超过1.2万名既往无冠心病或脑卒中病史的普通人群,平均年龄59岁,根据体内缺铁情况被分为两组:一组是绝对缺铁,即体内储存的铁元素下降;另一组是功能性缺铁,指体内储存的铁元素下降或供身体循环使用的铁元素水平下降。研究之初,60%的参与者存在绝对缺铁,64%的参与者存在功能性缺铁。随访13.3年后发现,相比无功能性缺铁者,功能性缺铁者的冠心病风险增加24%,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26%,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2%。相比无绝对缺铁者,绝对缺铁者冠心病风险增加20%,但与死亡率无关。
虽然这项研究结果仍需要大规模研究进行验证,但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缺铁伤身又伤心。所以,各年龄段人群都应重视补铁,特别是中老年人、孕产期和哺乳期女性以及婴幼儿,建议定期检查血常规,筛查是否缺铁。若存在缺铁,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确定合理的补铁方案,切忌盲目大量补铁,否则会导致不必要的副作用。饮食是补铁的重要途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女性每天摄入20毫克铁,男性为12毫克。但足够摄入不等于吸收,比如说吃菠菜补铁,但菠菜中的铁吸收率仅为7%,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因此建议适量摄入红肉、动物血或肝脏。另外,多吃柑橘、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