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31 日 17 时 30 分广州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广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情况。最新消息显示,又发现阳性病例 11 例,同时,广州市暂停新冠疫苗社会接种,集中力量开展大规模核酸排查。
排查检测样本 304.93 万份,发现阳性 11 例
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明表示,从 30 日开始,在完成荔湾区核酸扩大筛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全员核酸检测的范围,扩大的范围覆盖到 5 个区的 48 个街道,包括越秀区、海珠区的全域,以及天河区的 8 个街道,白云区的两个街道和番禺的两个街道。
荔湾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林隽表示,广州市发布分级分类防控通告后,荔湾迅速落实管控措施,对海龙、白鹤洞、中南、东漖、冲口 5 条街进行封闭管理。根据本次变异病毒传播快、感染力强的新特点,在省、市卫健和疾控部门的指导下,荔湾区结合实际进行提级管控,实行高于现行标准的管控措施。
黎明介绍,目前广州核酸大排查检测样本 304.93 万份,发现阳性 11 例,随着排查范围的不断扩大,出现阳性检测的数量预计还会有所增加。"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排查出的感染者,仍然局限在少数重点区域内,说明前期流调的方向是正确的,处置应对是迅速的,防控措施是有力的。" 黎明说。
防控抢在锁定前,应对病毒快速代际传播
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介绍,核酸测序结果发现,引起本轮疫情传播的新冠病毒属于印度变异株。这一变异株有着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的特点,病例的平均潜伏期为 2-4 天,核酸 CT 值在 20 左右,这些特点都加速了代际传播的速度,使得疫情加速发展。
为此," 防控抢在锁定前,扩大排查跑在先 " 防控新策略正是针对变异株新的流行特点和当前的疫情形势,主动提级,再加速、再加码、加量。
具体措施为:一是在流调和密接甄别上加速,形成第一道防护网,全市目前启用了 300 多人的流调队伍,采取分片包干的工作模式,设立 4 个片区 13 支流调队伍;二是在核酸排查上加量,形成第二道防护墙,核酸排查范围的扩大、排查人数的加量,形成防控的第二道防护墙,为的就是提高病例早发现的能力和潜在感染者早隔离的速度;三是在人员管控和场所限流上加码,形成第三道防护墙,广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 13 号通告,采取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形成了高风险核心圈、中风险警戒圈和外围圈的差别化管控模式,对各个防控圈内的人员外出活动和场所限流提出了具体的、差异化措施。
暂停新冠疫苗社会接种,集中力量开展大规模核酸排查
截止到 5 月 31 日 16 时,广州全市已经累计接种新冠疫苗 1313.66 万剂次、1011.11 万人,全市一共有 325.22 万人完成了全程免疫。
黎明介绍,为减少人员聚集可能带来的传播风险,根据不同类型的情况调整疫苗接种的节奏。" 鉴于当前我市的疫情防控形势,需要集中精力和资源做好核酸检测,经过综合研判整体衡量,我们决定从即日起调整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节奏,近日先有序地安排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团体预约和集体接种,暂缓个人预约,暂停新冠疫苗的社会接种。"
黎明表示,这么做是考虑到当前广州需要动员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核酸筛查、采样隔离医学观察和居民的健康监测等大量的工作当中去,集中医护力量开展大规模的核酸排查。
" 在这里提醒市民朋友,在此期间不要自行前往接重点等候,同时继续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做好个人防护,少参加、不参加人群聚集的活动。请大家放心,我们会根据防控的形势,尽快重启个人预约接种和现场接种的工作。" 黎明说。
离穗出省小汽车司乘人员须持 72 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此前,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沈颖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对新冠肺炎疫情分级分类防控进行了详细说明。对第一级防控区域(荔湾区海龙街、白鹤洞街、中南街、东漖街、冲口街区域)采取交通配套措施。涉及进入防控区域的地铁线路共 2 条(地铁一号线和地铁广佛线),在防控区域内停靠的地铁车站共计 7 个(一号线西塱、坑口站,广佛线龙溪、菊树、西塱、鹤洞、沙涌站),设有 18 个出入口。防控期间,这些地铁站点将 " 只出不进 "。长途客运服务在防控期间将关停芳村客运站。防控区域内所有共享单车将暂停服务。
5 月 30 日,广州发布最新的交通防疫举措。通过广州辖区内机场、铁路、公路客运站等站场离穗的旅客(不含外地中转旅客),须凭 " 健康码 " 绿码,并持有 72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因未能及时出具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法按时出发的旅客可申请免费退改签。
新规定还要求,离穗出省的小型汽车司乘人员,须持有 72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备查验。同时,为确保货运车辆正常运行,广州市将设立若干干线货车司机核酸检测点,为货车司机提供核酸检测免费服务,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