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指南

天津市大力推进“871”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努力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标志性“样板”
碳排放管理师网 时间: 2022-02-27

全年PM2.5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20.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25天……2021年,天津环境改善再次取得历史性突破。

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到65%以上,成规模生态区近300平方公里……“871”重大生态工程稳步推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明显增强。

去污染、扩蓝绿、增碳汇,系统性施策产生综合性效应。全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畅谈身边环境“既可感又可数”的积极变化,热议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做好我市“双碳”工作,提升百姓的绿色幸福指数。

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碳汇能力稳步提升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871”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努力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标志性“样板”,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2021年七里海、北大港、大黄堡、团泊4个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水域湿地面积较2017年增加113.23平方公里,生态空间和生境质量指数都有稳步增加。”市人大代表、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温娟表示,我市湿地重要性和影响力正不断提升。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有11.3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北大港和七里海湿地部分区域也列入了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温娟介绍,随着绿色生态屏障区建设稳步推进,区域气候环境明显改善,平均气温下降5.9%,相对湿度上升9.6%,有效阻断了双城“超大热岛”的形成。碳汇能力稳步提升,区内单位面积碳汇能力为全市平均水平的3.3倍。“未来随着生态系统面积增加、树龄增长以及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高,预计碳汇量将进一步提升至现在的4至5倍。”

“生态建设重在久久为功。2021年,我们顺利完成绿色生态屏障西青段一期工程,在天津西南部打造了湿地湖岛相间、阡陌稻田交错的美丽景象。今年,将加强绿色生态屏障顶层设计,扩大植树造林面积,提升管养水平,引入多元化产业,优先布局‘零碳’产业集群,不断增强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和绿色产业发展水平。”市人大代表、西青区委书记李清表示。

“目前,绿色生态屏障西青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全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产生重要引领作用。”李清介绍,西青区将进一步提升绿色生态屏障区服务能力,着力打造造林绿化、绿色农业、工业转型、文化旅游、碳汇能力高地等九大工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为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贡献西青“绿色之为”。

“双碳”已下先手棋

定能打好主动仗

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快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政府工作报告》对推进“双碳”工作作出系统性安排。

“近年来,天津坚持新发展理念,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已下了先手棋,一定能打好主动仗。”市政协委员刁立成一直关注着我市“双碳”工作的进展。他向记者介绍,去年市科技局组织开展了碳达峰碳中和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市发改委开展了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综合服务行动,部分高校还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这些务实举措让我们离‘双碳’目标越来越近,同时在全社会起到了示范宣传作用,有利于凝聚绿色低碳发展的共识。”刁立成说。

“作为直辖市和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天津理当率先探索最优‘双碳’路径,担当实现‘双碳’目标的先行者。”这次参加市政协会议,市政协委员、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牛桂敏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带来了多份提案。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重点工作中明确了‘双碳’主攻方向,也为我们参政议政、发挥智库作用、履职尽责提供了很好的指引。”牛桂敏说。

尽快建立“碳普惠”机制

关键领域解除“碳锁定”

“我们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科学系统地推进‘双碳’工作。”刁立成建议,加强电力交易、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统筹衔接。

“当前,天津应尽快建立‘碳普惠’机制。”九三学社市委会在建议中认为,“碳普惠”机制有利于加速“双碳”目标的实现。“碳普惠”是对个人、小微企业的绿色低碳行为以减排量的形式量化,通过商业激励、政策鼓励或与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等方式,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正向引导的机制。“生态城可以试点先行。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智慧城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生态城已经发布了较为完善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和生态指标体系,为实施推广‘碳普惠’提供了基础保障和丰富的应用场景。”

“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在于解除‘碳锁定’。”牛桂敏认为,天津解除“碳锁定”的技术路径应主要着眼于全市能源供应、消费、排放系统的脱碳革命,简单概括为: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长率的基础上,电力脱碳、终端电化、节能提效、排放绿化。

在牛桂敏看来,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关键领域解除“碳锁定”是天津实现“双碳”目标的发力重点。能源领域要提高外购绿电比例,鼓励发展分布式光电、风电等,减轻碳依赖;工业领域要增量避碳、存量减碳,摊薄“碳锁定”;建筑领域要全生命周期减碳;交通出行和运输领域则要实现结构低碳化、智能化,提高碳效率。“解除‘碳锁定’、实现‘双碳’目标,还会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她说。

© 2010-2020 碳排放管理师网 版权所有